第0676章 让我倾听你的心声(终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花合众国历史博物馆。

  门口的一块巨石上,刻着八个大字:不忘本来、面向未来。

  “各位游客,请大家跟我来。”

  一位导游拿着一个绣着龙的小旗道:“我们将从这里开始讲起。”

  “洪武三十五年,朱允熥被确立为大明储君。有史家建议,将这一年作为中花合众国的元年。”

  “洪武三十六年,大明的科技成果爆发式井喷,大明科技最高奖设立。”

  “洪武三十七年,兵部尚书木扎儿和大明水师提督郑和在东海打败强大的西板牙混合舰队。”

  “西板牙败退窝国,西方海盗与窝国海寇沆瀣一气,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为解放受苦受难的窝国民众,大明军队攻入窝国四岛。”

  “窝国人民仰慕我大明内陆的繁华,自愿迁入各省州,成为中花合众国的第五十七个民族。”

  “洪武三十八年,蒸汽机轮船、自行式火炮正式列装大明水师。”

  “洪武三十九年,大明水师提督郑和带五万人舰队出发。”

  “洪武四十年,琉球、吕宋请求大明派兵驻守。”

  “洪武四十一年,燕王朱棣率舰队踏上了新的土地——澳洲。”

  “洪武四十二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与世长辞,朱允熥继位。”

  “洪武四十三年,朱允熥改年号为中元元年。”

  “中元二年,高丽、窝国、琉球、吕宋、澳洲、安南、茵度等藩属国申请成为大明藩属国。”

  “从此,大明的历史结束。中花合众国的历史就此开端。”

  “中元三年,中花军事大学、中花海事大学、中花财政大学、中花建筑大学正式成立,各国人才纷纷涌入。”m.rst17.com

  “中元四年,金陵股票交易市场、广州股票交易市场正式成立,奠定了国际金融中心地格局和地位。”

  “中元五年,国际贸易必须用中元交易。中元正式成为唯一在全世界流通的国际性货币。”

  “中元六年,《大明律》废除,《中花合众国宪法》出台,成为所有法律法规的依据。”

  “中元六年到中元十年,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制定了《中花合众国刑法》《中花合众国民法通典》《中花合众国行政法》。”

  “刑法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民法是调节人们的民事行为,行政法是限制政府人员的行为。”

  “朱允熥提出了法治的基本理念:多向善而勿为恶,多民事而少刑事,多经济而少行政,多轻刑而少重刑,多教育而少惩罚,多明确而少模糊,多细腻而少粗犷。”

  “这一理念成为今后修订、完善各种法律的根本依据和基本原则。”

  “朱允熥明确提出:对公权力要严,政府部门要坚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对私权要宽,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

  “朱允熥在位三十年,到五十岁时强行退休。”

  “在这一年,朱允熥规定职位不可世袭,并写入宪法。”

  “这一年,朱允熥带着妻子儿女周游列国,从此不问政事。”

  “这一年,政府修改宪法,将朱允熥的主要言论写入。并要投票决定,尊称朱允熥为国父。”

  一位游客问道:“导游,朱允熥为国父,那国母呢?究竟是沐瑶、徐怀锦、唐赛儿还是况小宛?”

  大家轰笑起来。

  导游道:“你这样问,如果是在大明,恐怕就被关起来。但是在中元元年之后,哪怕你骂朱允熥,也没问题。但是,那个时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人骂朱允熥,老百姓都不愿意。”

  “当然了,作为国父,拥有多个夫人,算是他的一个黑点。”

  “这就像太阳,尽管有黑子,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光芒万丈。”

  “再说了,这就是时代的局限。”

  “从那个时代看,朱允熥走到了时代的最前列。以前的君王,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佳人不断?”

  “实际上,最具争议的是唐赛儿和况小宛。”

  “据正史记载,唐赛儿的丈夫在新婚前夜被锦衣卫抓走,更不可能生育。”

  “况小宛并不是唐赛儿的亲生女儿。”

  “况小宛的祖上是抗元义士况普天,红巾军精神领袖彭莹玉的大弟子。”

  “朱元璋称帝之后,着手剿灭各种秘密结社组织,况普天未能幸免。”

  “之所以民间有种种版本,主要是因为中花合众国鼓励言论自由,朱允熥带头做到。”

  “人们热衷于各种八卦,朱允熥都不以为意。”

  游客们跟着导游继续向前走。

  这里每天都有人在参观,各种团体都有。

  因为只有从这里才能了解到中花合众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到这里参观,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每年从这里写出来的论文,可谓是汗牛充栋。

  在博物馆的文创店里,最受欢迎的是朱允熥、朱元璋以及几个女子的玩偶。

  导游道:“大家请看,这里有一件文创产品,装上电池,就可以演示一段场景。”

  “各位游客,这是朱元璋辞世之前,与朱允熥和沐瑶、徐怀锦、唐赛儿、况小宛等夫人谈话的场景。”

  “朱元璋辞世的最后一句话是:心声,心声,咱能听到你的心声!”

  “朱允熥说:爷爷,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日,就没有如今的大明。”

  “朱元璋神秘地笑了笑:心声,咱能听到心声。”

  “朱允熥跪下了:爷爷放心,我一定谨遵教诲,多听人民的心声!民有所呼,我必应!民有所求,我必答!”

  “朱元璋道:让咱倾听你的心声,最后一次。”

  “说完,朱元璋与世长辞。”

  一位高鼻梁、深眼睛的游客道:“导游,今年汉语四六级考试,会不会考历史?”

  “会,这些都是必考内容!”

  “去年的官府入职考试,必须将朱元璋与朱允熥的对话,一字不落地默写下来。”

  “每一位政府官员的晋升,都必须手按《中花合众国宪法》宣誓。”

  “宣誓内容是:让我倾听你的心声!”

  “每一个政府部门最显眼的位置,都会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让我倾听你的心声。”

  让我倾听你的心声!

  这句话不仅成为官员宣誓的内容,也成为人们之间特别是情侣之间最为常用的词汇。

  “历史博物馆中,还有一处最为特别。这就是木扎儿当年的轰炸,让东京成为废墟,当时城内有三十万窝人,无一活口。”

  “很多历史学家和国际法学家对此进行了解读,认为木扎儿应该进行审判,因为他犯的是反人类罪行。”

  “有一位记者现场采访了朱允熥的后人。”

  “问:木扎儿是英雄吗?”

  “答:不是。”

  “问:木扎儿是罪人吗?”

  “答:不是。”

  “问:那他是什么?”

  “答:是历史。”

  (本书完,感谢大家一路陪伴!)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